近日,我校医学院孙海波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肿瘤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 “LncRNA AGPG confers endocrine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by promoting E2F1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表明AGPG是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重要标志物,靶向AGPG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发生,从而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乳腺癌作为目前最高发和最致命的女性癌症类型之一,内分泌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内分泌治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受到乳腺癌细胞获得性耐药的限制。为了克服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性,孙海波教授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AGPG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α+)乳腺癌内分泌耐药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转录组数据等多组学数据及实验验证,研究人员首先观察到在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细胞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的AGPG。经后续研究证实,AGPG的上调是内分泌耐药的关键分子,靶向AGPG可逆转内分泌耐药。研究人员随后深入探究了AGPG的分子机制,发现AGPG结合到PURα蛋白中调控PURα/E2F1相互作用的区域,从而释放出E2F1,导致ERα+乳腺癌细胞中E2F1信号的激活,从而使乳腺癌细胞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AGPG/PURα/E2F1轴在乳腺癌内分泌耐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转化医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余诗奕、附属医院甲乳外科王颖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孙海波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江苏省创新训练项目等项目资助。